清远中考已经放榜,学生志愿填报在即。这几天金风资本,清远市区学生家长樊先生反复研读市教育局前段时间发布的招生文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变化上:今年广州大学附属中学英德实验学校(下称“英德广附”)和广州六中连州实验中学首次面向清城、清新两区招生,专门招收拔尖创新人才。
“以前都是市区优质高中向县里招生,现在县中居然‘逆向’招城区学生了?”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打听这所位于英德,距清远中心城区近百公里外的学校。
英德广附航拍。清远日报签约摄影师 胡斯听 摄
清远市区许多家长有着同样的疑惑:这所突然“闯入”中心城区招生名单的县域中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凭什么吸引城区优秀学生“逆向流动”呢?
“广附基因”移植英德
今年6月初,清远市教育局发布的《2025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工作实施办法》带来一项重大变革:首次允许两所县域中学面向教育强区清城、清新招收拔尖创新人才。其中,英德广附作为首批试点学校赫然在列。
县域高中首次获得与城区名校同台竞争优质生源的资格,英德广附凭什么成为首批“吃螃蟹者”?英德广附是由英德市人民政府与广州大学附属中学于2020年合作创办的公办学校,该校在原英德市第二中学校址基础上筹建,同年9月1日正式开学,首年设立高一6个班、初一10个班,新增初高中优质学位800个。
校园一角。清远日报记者 钟履双 摄
作为“广附教育集团的重要成员”金风资本,它承载着改变当地教育生态的使命。建校之初,广大附中教育集团将英德广附视为“命运共同体”,以“输血+造血”的精准帮扶,为当地学生提供广州优质教育资源,成为英德市基础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
据了解,英德广附的师资队伍主要来自两部分,一部分是从英德当地高中选调骨干教师,另一部分则通过社招吸纳了高学历的年轻教师加入。如今,依托广大附中教育集团的资源优势,该校构建了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73人,其中研究生学历占比超26%,并有多名特级教师和清远市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2025年6月上旬,英德广附国防班与总校学子踏上湖南国防科技研学之旅。受访者供图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同课程、同教研、同备考、同测评”的四同步管理模式,英德广附与广州本部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定期开展联合教研和教师跟岗培训。近年来,广附总校还派驻正高级教师团队驻校指导,开设“广州班”试点,进一步提升教学竞争力。
在录取分数方面,记者发现,自2020年秋季开始招生以来,该校是英德7所高中里录取分数线最高的高中,2020年为688.4分,2021年为681.7分,2022年为697.4分 ;近两年录取分数线均超过700分,2023年为752.9分,2024年为703.3分 。同时,英德广附也是全清远招生分数线仅次于清远市第一中学的县中。
从“逆境成长”到“逆向招生”
走进位于英德市区的英德广附校园,红色基因与现代化气息交融。“做最好的自己”——这句镌刻在校门处的校训,昭示着学校的教育哲学。
办学近五年,这所年轻学校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该校初中部中考成绩稳居清远榜首,屏蔽生占清远全市六分之一;高考特控线上线率实现跨越式增长,去年获省级以上科创奖项就有80多项。尤其是2025年高考本科上线率及特控线上线率创历史新高,助力英德市整体成绩跃居清远前列。
校园内的学生照片金风资本。清远日报记者 钟履双 摄
如何建立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近年来,该校通过开展“领航工程”,以“名师驻校、青蓝结对、跟岗轮训”三大机制为引擎,辅以总校正高级教师的“专家门诊式”教研与密集专题讲座,同时,将30名青年教师分批赴总校全学年浸润跟岗,让教坛新秀逐渐向专家型教师稳步进阶。
近三年来,英德广附与校本部联合教研26次、高考研讨6次、集团联考12次,总校先后派驻5名骨干教师(含3名正高级教师),将“广附基因”深植学校治理的肌理。
学生在上科技课。受访者供图
资源赋能也为山区学子架起了直通省城的“云端立交桥”。英德广附在资源上可与总校“全要素共享”。共享总校的国防教育、科创课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等核心资源、“智慧教育云平台”500余节精品课例;建立“拔尖人才云端特训营”,4名学生在总校专项培养;引入人工智能等特色课程,孵化学生科创项目32项。
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开设“广州班”作为改革尖兵,由总校派驻的5名教师直接领航,以“双师课堂”“分层走班”等创新模式重构教学。2024年秋季清远期末检测中,高一“广州班”模拟特控上线率高达92%,2名学生跻身清远市物理类前十。
近三年,该校学生参加广州三所顶尖高中的“三校联考”,名列除各校校本部外的校区前列;该校教师斩获清远市级以上荣誉超500项,更培养出英德首位中学语文正高级教师。
广清教育一体化实现“资源共享”
英德广附的崛起,是广清教育一体化战略的缩影。
从清远之南到连阳地区,广清玉岩学校、广大附中美林湖学校、阳山黄埔学校、广州六中连州实验学校等一间间“广字号”名校,优质教育资源送到清远人的“家门口”……截至去年底,清远全市276所学校与广州207所学校结对帮扶。随着珠江教育“活水”注入北江,清远教育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基础教育质量不断提升。
广德学校效果图。受访者供图
不久前,广清教育合作再传好消息。一所崭新的学校——广清经济特别合作区英德广附广德学校,将于今年9月1日正式开学。这是在省委办公厅组团帮扶协作驻英德市工作队主导下,由广德产业园管委会和英德市政府共同出资建设,委托英德广附管理的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不仅有优质的教育理念与师资力量,更配备了一流的硬件设施,为学生打造全方位的学习与成长空间。
仅以广大附中为例,在省委“百千万工程”的战略和“双百工程”支持下,系统实施教育帮扶三年行动计划。教育帮扶三年计划惠及粤北5县区,依靠集团科创资源优势,承办“英州杯”机器人大赛并开展清远市12所中小学科创教师专项培训。落实教育公平,接收随迁子女占比达35%,常态化开展课后托管服务,惠及学生3000余人次。
2025年清远市计划新增基础教育公办学位8000个以上,通过深化广清教育一体化合作,引入省属教育集团和广州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推进教师“传帮带”培养机制,并加强教研体系建设。
文字:钟履双
编辑:王韵
校对:吴婷婷
编审:陈荣汉
金风资本
驰盈策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